• 主页 > 体育问答
  • 我国 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你是否也在其中?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根据这一定义,WHO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世界上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第一种状态),被医生诊断为有病的人只有20%(第二种状态),75%的人处于健康与有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称之为“第三种状态”,我国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20世纪后国际医学界兴起的新医学概念、新医学思维。在2002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有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亚健康现象呈上升趋势,具有双向性,因此应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课题予以重视和研究。

    1 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亚健康状态又称为灰色状态、第三状态、中间状态、亚病状态、轻病状态、病前状态、亚健康等。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学者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亚健康状态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

    1.1 健康与疾病之间

    董毓政[1]认为,所谓“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健康状态与体验。亚健康表现为个体亚健康、群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个体亚健康而言,具体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绪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王玉学[2]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1.2 质量状况低下

    王琪[3]认为,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量状态,是人体虽未出现明确的疾病,但身心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导致活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1.3 第三状态

    赵瑞琴等[4]认为,亚健康又称为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疾病前状态、临床前期、潜伏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具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其内涵十分广泛,是指人们在身体、心理、情感等方面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健康状态和体验。周颖等[5]认为,亚健康是介于非健康与无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虽然尚未患病,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致病危险因素,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很高,其实质是心身疾病的临床潜伏状态或疾病前期状态。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为:亚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状态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量健康状态。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在生理、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各种不适应感受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生理状态。它是人体许多疾病的重要根源和基础。

    2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原因是心理、生理和社会失衡,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整体失衡和功能紊乱,以及生活条件、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1 心理因素

    范存信等[6]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受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问题影响,出现工作不快乐、工作不顺利、对工作能力得不到认可、感觉生活无趣、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郁闷、对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等亚健康风险较高。

    中国亚健康最新数据_亚健康国家政策_中国亚健康风险

    2.2 体内平衡紊乱

    董毓政[1]认为,亚健康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系统失衡,导致健康异常,质量下降,功能萎缩。而影响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包括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日益偏颇的生活方式等。

    2.3 环境因素

    周颖等[5]认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心理社会因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付建民等[7]认为,医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竞争环境、就业压力、文化差异和缺乏运动。

    3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

    3.1 产能下降

    赵瑞琴等[4]指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有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人际亚健康和亚健康的恶化—过劳死。亚健康的表现形式复杂,最常见的有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免疫力下降,身体疲劳,易患感冒,稍动即乏,出汗,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和谐,失调等。周英等[5]把亚健康的症状概括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感多,三少指活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下降三种衰落。

    3.2 疲劳状态

    钟玉坤[8]记载的亚健康症状有:倦怠乏力、体力下降、精力不振;注意力分散、精神状态不佳、适应能力下降;胸闷气短、心悸健忘、易烦躁、失眠多梦、抑郁、心慌、头晕;月经不调、减少;食欲不振,精神紧张,工作效率低下,焦虑、紧张,经常感到“倦怠”。

    3.3 虚弱症状

    王琪[3]认为亚健康状态的范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觉身心不适而反映出的各种症状的总称,这些症状往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诊断;(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表现,如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和某些代谢性疾病的症状,但尚未发生明确的病理改变;(3)临床病理意义一时难以确定的“症状”,如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4)某些严重疾病和慢性疾病,临床上已经治愈,进入恢复期,但表现为乏力和各种不适;(5)人体生命周期中组织结构老化、生理功能减退等引起的虚弱症状。

    3.4 分阶段

    陈国元等[9]提出将“亚健康”状态分为三个阶段:(1)轻度心身障碍:以乏力、失眠、食欲不振、情绪不稳定等为主要表现;(2)“亚临床”状态:有发展成某些疾病的倾向。其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可概括为三大衰退:活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下降。临床检查可发现有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度和免疫力低下等;(3)“前临床”状态:指疾病已经发生,但症状不明显,医生还未明确诊断,治疗还未开始的状态。

    3.5 心理-生理-社会-行为表现

    中国亚健康最新数据_中国亚健康风险_亚健康国家政策

    马云志[10]把亚健康的具体表现分为三个方面:(1)精神心理方面:精力不振、情绪低落、抑郁或烦躁、反应迟钝、失眠或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焦虑等。(2)生理方面:乏力、头晕头痛、心悸、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腰腿酸痛、食欲下降、小便清长、手脚冰冷或麻木、抵抗力差等。(3)社会方面: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正常社会交往困难等。董莉等认为,亚健康除了生理、心理、情感和思想方面的表现外,还有行为上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异常、紊乱和不恰当的行为。

    总之,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只是侧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

    4 展望

    目前亚健康状态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的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缺乏客观有效的量化评价工具等,使得亚健康状态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引入临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尺度科学、混沌科学等多学科非线性研究方法,继续深化对亚健康状态本质的研究,明确亚健康状态的病因、致病机制及不同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建立亚健康诊断的金标准,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平台。

    参考

    1 董毓政. 亚健康及其三大诱因[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9):758-759.

    2 王玉学. 亚健康状态[M].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2:18.

    3 王琪. 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5): 1-6.

    4 赵瑞琴,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研究进展[M].国外医学与社会学,2002,21(4):10-13.

    5 周英,游黎明,张秉北,等.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14-715.

    6 范存信,王胜勇,朱莉,等.广东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74-777.

    7 付建民, 但爱兰. 医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 17(2): 144-145.

    8 钟玉坤. 亚健康问题及防治研究成果[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2, 9(5): 60-64.

    9 陈国元,刘卫东,杨蕾,等.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职业卫生与伤害,2000,15(2):101-102.

    10 马云志. 亚健康状态及中医药防治[J]. 河南中医,2001,21(3):11-1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jkfulian.org/html/tiyuwenda/483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