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县情背景:
河北省万全县位于河北西北部山区,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161.48平方公里,辖区有4个镇7个乡,172个行政村,女性10.46万人,其中农村女性8.5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1%。我县土地贫瘠,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县已发展成为中国鲜食玉米之乡。
二、 工作定位
我们妇联按照省、市妇联“妇女创业促进行动”的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带领全县城乡妇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大力组织实施“全县城乡妇女就业创业推进行动”,为全县妇女创业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帮助广大妇女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在工作中努力实施“四个三”工程,即围绕“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握“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狠抓“三实”(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实现“三惠”(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三、 工作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为制定对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我们充分发挥妇联健全的组织网络优势,对全县城乡妇女的创业就业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先后下发了《城乡下岗失业妇女情况登记表》、《农村妇女劳动力(16——50岁)情况登记表》、《中小企业女企业家情况登记表》、《农村女科技致富带头人情况登记表》,对全县妇女的数量、年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就业创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些基础上,出台了《万全县妇联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培训方案》,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培训目的是为全县富余劳动力提供合适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创业的机会。在全县发展有万全特色的农业产业,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县产业园区的企业推荐高素质、有技能的劳动者,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社会服务。培训内容以及组织方式(课时设定、培训对象、培训方式等),尤其是教学管理,由县妇联组织实施完成,学员基本免费接受培训,贫困村农民由县扶贫办解决培训资金。下岗失业人员,由就业局、企业共同协商解决培训资金,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通过自主式、订单式、校企联合培训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与张家口西山产业园区建立稳定长期的定向就业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让更多妇女上岗就业;
其次,争取资金,为扶持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服务
一是积极争取中国妇基会“小额循环——德家扶贫基金”项目,发展鲜食玉米基地。我们先后上报了《万全县妇女联合会“小额循环扶贫项目——德家扶贫基金”项目申请书》、《德家扶贫基金项目宣传方案》、《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关于项目内容的补充说明》,为我县4个乡镇5个村的300户贫困妇女提供种植1800亩鲜食玉米所需前期投资的54万元资金,在全县形成了“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该项目以妇代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实施,不仅扶持了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和贫困农村妇女增产增收,而且更有效地达到项目的实施目的,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为实现“循环”利用开了个好头。
二是争取扶贫项目,积极创建瓜菜示范基地。我们争取扶贫办、农开办资金40万元,在北新屯乡永安堡村建温室彩椒大棚50个,由乡里负责置换土地50亩,由乡村两级妇联负责日常管理,借调1名懂技术的大学生负责技术指导。目前彩椒大棚收益良好。因为彩椒皮厚、肉嫩,贮藏时间长,不变质,产量高(亩可产8000多斤),市场前景好,大部分都出口日本、韩国、台湾等省和周边国家,亩棚均纯收入达7500元。基地的收入,一部分扶持村中妇女创建温室大棚,一部分偿还投资。以此为基础,在全县先后创建了以北新屯乡永安堡村和马连滩村为中心的彩椒基地和脱毒薯基地,以安家堡乡张贵屯村和赵家梁村为中心的西甜瓜种植基地等4个瓜菜示范基地。
目前,结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保部、人行、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精神,我们又积极申报《万全县妇女联合会巾帼彩椒基地“小额贴息贷款”项目申请书》,想争取贴息资金30万元,再创建50个彩椒大棚扩大规模,创建我们的巾帼彩椒示范基地。
三是多方协调资金,开创农村特色产业。为了在全县发展适合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扶持种、养、加产业的发展,县妇联依托“万全县农民自立服务社”,为1000多户农村妇女提供500余万元的小额贷款;协调农行,通过五户联保的方式,为返乡女农民工争取农行贷款60万元,在全县形成了以北沙城乡暖棚蔬菜基地和旧堡乡采摘园为主的特色种植小区、以洗马林镇“慧缘奶牛”养殖基地和安家堡乡“大棚周转猪”基地为主的特色养殖小区,以旧堡乡“戏装加工”和万全镇“米面加工”为主的特色加工小区,带动了15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
最后,因势利导,为推动妇女转移就业牵线搭桥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妇女创业就业氛围。组织“张家口市‘巾帼创业带头人’”事迹报告,创业明星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勇创一流业绩的精神风貌给了我县失业妇女极大的鼓励和鞭策;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妇女参加 “女性创业公益大讲堂”暨女性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听取国内著名培训专家刘烨老师关于女性创业的六项修炼,并进行现场咨询与指导,还组织参加女性创业就业项目展和招工洽谈,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增强妇女创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全县掀起了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热潮。
二是通过发展手工编织,拓展家庭“作坊式”居家就业模式。我们组织有就业意向的50余名妇女去张家口考察了“祥云绳结”和刘秦羽苏州刺绣两家手工艺品工作室,最后确定了“祥云绳结”手工编织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培养出50多名专业骨干,其中有20多名为残疾妇女,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为该工作室编织中国结工艺品,能为残疾人解决500——600元的生活费用。现在妇联已与祥云绳编艺术家战莹老师和浙江义乌乘威投资有限公司陈萍香总经理达成协议,在全县发展以来料加工为主的手工艺产业,由手工编织中国结扩展到发卡、儿童玩具编织及皮毛制品的缝制等,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三是锁定园区发展,推动妇女就近转移就业。充分利用我县张家口西山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利契机,为广大失地农民、纯农户家庭成员以及失业无业人员,按照《万全县妇联促进城乡妇女就业增收培训方案》,结合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免费职业培训。目前已举办18期培训班,共培训妇女900余人次,共安排480余人分别在万全县矿山机械厂和三一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了就业,在全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营造了“想就业,找妇联”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一年来城乡妇女发展的工作实践,只要综合协调利用好当地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及时捕捉项目信息,就能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万全县妇联 2009年11月15日 |